該研究旨在評估SPR 在疫苗接種者抗肺炎球菌莢膜多糖(anti-PnPs)IgG 定量方面的可靠性。研究采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譜法(FPLC)從接種疫苗的患者血清樣本中分離總 IgG。為了研究抗 PnPs IgG 與 PCV13 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了結合SPR 試驗。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的血清中抗 PnPs IgGs 水平與 SPR 信號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此外,還能根據患者對 PCV13 的特定 SPR 反應譜將其正確分為 “非應答者”、“應答者 ”和 “高應答者 ”三組。SPR 技術為在極短的實驗時間內可靠地描述抗 PnPs IgG 與 PCV13 之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寶貴的工具。 實驗設計與方法 樣本選擇:研究納入了24名接種PCV13疫苗的患者,根據ELISA測定的抗肺炎球菌莢膜多糖(PnPs)IgG水平,將患者分為非應答者、應答者和高應答者三組。 實驗流程: IgG提取:使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譜(FPLC)從血清樣本中提取總IgG。 SPR芯片準備:將PCV13通過胺化學方法固定在CM5傳感器芯片上。 SPR實驗:將不同稀釋度的IgG樣本注入SPR系統,監測其與PCV13的結合情況。 實驗結果與分析 相關性分析:研究發現,SPR信號與ELISA測定的抗PnPs IgG水平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Spearman’s rho = 0.84, p = 0.001)。 分組比較:不同應答組患者的SPR結合曲線存在顯著差異,能夠準確區分非應答者、應答者和高應答者。 優化條件:樣本稀釋度對SPR實驗結果有顯著影響,1:16稀釋度被證明為最佳條件,具有最低的非特異性結合和最佳的信噪比。 SPR技術原理與優勢 技術原理:SPR技術基于光學現象,當偏振光照射到金屬(如金或銀)涂層表面時,生物分子在傳感器表面的結合會改變折射率,進而引起共振角或共振波長的變化。 優勢概述 高靈敏度:能夠檢測納克級別的特異性IgG抗體。 快速響應:實驗時間極短,僅需2分鐘即可完成。 成本效益:傳感器芯片可重復使用,適合大規模檢測。 討論與展望 SPR技術的優勢:相比傳統ELISA方法,SPR技術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和更短的實驗時間,且成本效益更高。 臨床應用前景: 未來研究方向:未來研究將進一步探索SPR技術在不同疫苗和接種方案中的應用效果,以及其在評估自然感染與疫苗接種后免疫響應方面的差異。 結語 本研究成功展示了SPR技術在測量肺炎球菌疫苗響應中的應用潛力,為疫苗效果的評估提供了新視角。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SPR技術有望在疫苗研發和臨床管理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SPR技術有望成為評估疫苗響應的新標準,為疫苗研發和臨床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研錦生物可以利用基于靶點或小分子結構的藥物設計方法,對可購買化合物、天然產物等數據庫進行虛擬篩選,并獲得潛在活性的化合物列表供進一步活性實驗確證。面向制藥企業和科研院所,可提供一站式的早期藥物研發服務,包括虛擬藥物篩選、先導優化、靶標預測、 動力學模擬等,涉及小分子化學藥、生物藥、中藥等多種新藥類型,為您提供優質的藥物發現服務
Yangenebio對于中藥及小分子藥物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術服務體系: 武漢研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YanGeneBio)提供產品: 1,天然產物、中藥、代謝物等化合物靶點發現及SPR親和力驗證解決方案: 1)中藥/復方的有效成分高精度鑒定,網絡藥理學分析及SPR驗證互作; 2)化合物釣靶(標記法):ABPP釣靶(特異性強,重復性高,細胞水平釣靶); 3)化合物釣靶(非標記法):Lip-MS/CETSA(細胞、組織裂解液水平釣靶); 4)SPR/MST/BLI/ITC/DSF等策略檢測分子間親和力; 5)藥﹣靶結合位點分析(Lip-MS+分子對接鑒定純蛋白與化合物互作位點); 6)蛋白-蛋白結合位點分析(交聯質譜+分子對接鑒定2個純蛋白間互作位點); 7)ABPP-WB/CETSA-WB 在細胞水平鑒定藥物與靶點蛋白互作分析; 8)提供真核、原核蛋白表達純化服務; 9)提供定制化基因敲除細胞模型驗證藥物活性; 10)基于分子對接等策略提供化合物高通量虛擬篩選技術服務; 11)提供蛋白、抗體芯片篩選服務:磷酸化抗體芯片,炎癥因子蛋白芯片等檢測服務; 12)提供Olink多因子蛋白組學檢測服務。 2,提供重組活性細胞因子產品:應用類器官培養、完全培養基添加劑、干細胞培養、細胞治療等領域。 3,提供分子互作儀、細胞電轉儀、蛋白純化儀、核酸合成儀及純化儀等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