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日,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馬驍教授團隊在Phytomedicine上發表了題為“Paeoniflorin inhibited GSDMD to alleviate ANIT-induced cholestasis via pyroptosis signaling pathway”的文章,揭示芍藥苷(PF)靶向GSDMD通過NLRP3依賴性焦亡途徑和隨后的炎癥介質釋放,減輕膽汁淤積。
芍藥苷(Paeoniflorin, PF)是一種從芍藥中提取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對多種肝臟疾病具有顯著的保護作用。PF不僅促進膽汁酸分泌,還能增強膽汁酸的轉運和代謝。在這些發現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了PF在調節NLRP3炎性體中的作用,特別是減輕抗炎藥誘導的膽汁淤積。本研究旨在探討PF是否通過特異性NLRP3/GSDMD信號通路發揮其保肝和降膽作用,并確定其潛在的治療靶點。
研究方法
使用SD大鼠和HepG2細胞建立ANIT誘導的膽汁淤積模型(CT)。
通過蘇木精-伊紅(HE)染色評估肝臟組織病理學改變。
CT治療中潛在的PF靶點
采用血清生化分析、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免疫熒光(IF)、免疫組化(IHC)、Western blotting、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和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等方法。
使用HuProt? 20K Chip篩選PF的潛在結合靶點。
通過分子對接(MD)、分子動力學模擬(MDS)、細胞熱移位試驗(CETSA)和表面等離子體共振(SPR)等技術驗證PF與靶點的結合。
(SPR檢測KD值為12.3 μM。PF具有直接結合GSDMD蛋白的能力。采用MD和MDS等綜合技術,確定了PF與GSDMD的特異性結合方式。此外,CETSA和SPR技術顯示PF與GSDMD具有高親和力,為PF的直接靶向作用提供了一致的證據。)
研究結果
PF給藥可減輕ANIT誘導的肝臟病理變化,提高肝功能指標,并改善細胞存活率。
網絡藥理學和焦亡抑制劑研究表明,PF可能通過NLRP3依賴的焦亡通路緩解CT。Western blotting、IF和IHC分析進一步支持了PF抑制NLRP3依賴焦亡的潛力。
通過HuProt? 20K Chip篩選,確定GSDMD為PF的靶點。MD、MDS、CETSA和SPR技術驗證了PF與GSDMD的結合親和力。
ELISA和IHC結果顯示,PF通過抑制GSDMD,減少了下游炎癥因子的釋放。
結論
PF主要通過靶向GSDMD,抑制ANIT誘導的焦亡及隨后炎癥介質的釋放。
spr方法描述
研錦生物可以利用基于靶點或小分子結構的藥物設計方法,對可購買化合物、天然產物等數據庫進行虛擬篩選,并獲得潛在活性的化合物列表供進一步活性實驗確證。面向制藥企業和科研院所,可提供一站式的早期藥物研發服務,包括虛擬藥物篩選、先導優化、靶標預測、 動力學模擬等,涉及小分子化學藥、生物藥、中藥等多種新藥類型,為您提供優質的藥物發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