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NanoTemper Technologies公司Prometheus NT.48蛋白質穩定檢測,采用nanoDSF技術,測量蛋白穩定性,具有超高分辨率。
nanoDSF是一種先進的差示掃描熒光技術,具有超高分辨率,利用蛋白中色氨酸和酪氨酸自發熒光檢測其穩定性。它廣泛應用于抗體工程、膜蛋白研究、制劑和質量控制等領域。采用 nanoDSF 技術,簡單、快速、準確地分析蛋白折疊和穩定性。
完全無標記,僅通過檢測色氨酸和酪氨酸自發熒光的變化即可分析蛋白的化學和熱穩定性。基于無可比擬的掃描速度和數據點密度,NanoTemper的雙UV技術可動態檢測熒光變化,獲得具有超高分辨率的去折疊曲線。數據不受樣品聚集的影響,甚至可以檢測到瞬間的去折疊信號。 由于無需外加熒光染料,蛋白樣品測試不受緩沖液的限制,其濃度可上達250 mg/ml,下至5 ug/ml。因此適用于研究含去垢劑的膜蛋白和高濃度的抗體制劑。
背向反射法測定蛋白聚集
Prometheus NT.48 (PR NT.48) 可在 15 - 95°C 范圍內同時持續加熱處理多達 48 個樣品,升溫速率可在 0.1 - 7°C/min 按需調整,并同時收集樣品的熒光和背向反射信號。因此,樣品的聚集起始溫度和對應的熔融溫度可在多達 48 種不同的條件下同時測定。此外,聚集信號表明樣品在去折疊狀態的聚集傾向,是生物制劑長期穩定性的重要參數。
PR NT.48 利用背向反射光學原理檢測蛋白的聚集。光穿過載有目標蛋白的毛細管。如果沒有發生蛋白聚集,所有入射光穿過毛細管并被毛細管托盤反射,監測到的信號由檢測器定量;如果蛋白樣品含有聚集顆粒,入射光則被散射。通過檢測損失掉的光信號,蛋白樣品的聚集得以精確測定。化學變性和熱變性
熱變性和化學變性廣泛應用于量化蛋白結構穩定性。熱變性是監測在持續穩定升溫條件下蛋白構象隨時間的變化,而化學變性則研究蛋白在變性劑作用下的去折疊過程。 大多數蛋白的熱變性發生在一個較窄的溫度范圍內。蛋白從折疊到去折疊轉變過程的中點被稱為熔融溫度,即Tm值。它是衡量蛋白穩定性的一個重要參數。熱變性實驗可對大量樣品快速平行進行,因而特別適用于蛋白工程、制劑開發和篩選等研究。 除了熱變性實驗之外,類似的去折疊曲線也可以通過化學變性測試獲得,進而反映蛋白折疊和去折疊過程中的熱力學參數和平衡信息。